張永琛,大連涼水灣人。1984年畢業于東北重型機械學院,1998年就讀于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曾任天津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專業編劇。作為炙手可熱的劇作家,他被媒體稱為當今中國國內最具實力的四大編劇之一。派樂傳媒董事長、總編劇,天津作協副主席。第22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張永琛是中國最具實力的編劇之一,曾創作《像霧像雨又像風》、《京華煙云》、《末代皇妃》、《戰火大金脈》、《幸福還有多遠》等十余部影視精品。
張永琛的個人簡介
張永琛,編劇。1984年畢業于東北重型機械學院(燕山大學前身),1998年就讀于北京廣播學院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任天津電視臺電視劇制作中心專業編劇。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張永琛不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他1963年出生在大連市一個名叫涼水灣的漁村里,他的人生經歷頗多,從大海邊走來的他,有著大海一般的靈性、底蘊、寬厚和深刻。張永琛的父親是一位終日和大海搏殺的漁民,他說他小的時候家里從不鎖門,因為民風淳樸,因為父親說要隨時給那些在海邊遇到困難的人幫助。
張永琛是個從事自己最喜歡事業的人,不管是順利還是不順利,他都會堅持自己的理想。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還處在光怪陸離的娛樂圈,能保持這份清醒的認識,實在不多見。“這個‘圈’確實比較復雜一些,但是所有問題從兩方面看,張永琛能接觸到更多更異于平常人的生活,這對他的生活體驗很有好處。”張永琛從小受過很多苦,張永琛7歲才穿上自己的第一雙鞋,不過這些磨練給張永琛的人生寫下了漂亮的堅強。張永琛從小就知道如果想要實現夢想就要全力以赴去爭取,作為大海的兒子他也擁有大海一般寬闊深邃的浪漫夢想。
張永琛喜歡寫作,而且他喜歡像大海一樣真實的作品。張永琛坦言自己是個厚道的人,他說他不喜歡費勁心機去“算計”,他覺得那樣太累,而且那并不是他人生所追求的。他在編劇圈子里,不見得是最聰明的,但是他的“厚道”“真誠”為很多人所贊同。他的《末代皇妃》劇本拍攝期間遇到“非典”,拍攝進程受到影響,劇組的拍攝成本高得驚人。于是他根據劇組耗費巨資搭建的拍攝基地無償為劇組加寫了六集戲份,使得全劇的拍攝成本得以降低。
現在的張永琛并不僅限于編劇,他的目光,投向了更為寬廣的制片人事業。從《心疼女人》開始,到現在的《海闊天高》,制片人要處理的紛繁復雜的事情讓他感受到了和做編劇完全不同的生活狀態。各類不同的題材,具有各不相同的挑戰性。張永琛把寫作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接受挑戰的同時豐富自己的生活,這也是一種快樂人生。譬如為了寫好《兵者》,張永琛把《二十四史》重新看了一遍,受益匪淺。盡管會遭遇到種種不公,但卻仍擋不住創作的激情。張永琛從事編劇以來,所涉獵的題材范圍之所以這么廣,之所以如此堅持走下去,跟這種人生態度有關。在單純的創作上,不同的題材,駕馭起來肯定有不同的把握。但說到底,最根本的一條,是對“人格”的把握。
張永琛是中國最具實力的編劇之一,曾創作《像霧像雨又像風》、《京華煙云》、《末代皇妃》、《戰火大金脈》、《幸福還有多遠》等十余部影視精品,由其組建的派樂傳媒是中國唯一一家以劇本創作為核心的影視公司,成功引進好萊塢編劇工作室模式,將影視行業大而全的業態,向專業性、集約化方向發展。
張永琛的主要作品
文學作品
長篇報告文學《潮起嘉陵》
小說集《走夜?!?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
長篇小說《像霧像雨又像風》、《混血兒》(此小說獲首屆世界華文“皇冠文學獎”)、《隱形恐龍鳥》等。
主要編劇
《與愛同生》
《海闊天高》
《小姐你早》(又名《超越情感》)
《心疼女人》
《京華煙云》
《像霧像雨又像風》
《末代皇妃》
《紅處方》
《與愛同生》
《超越情感》
《夜幕下的哈爾濱》
《幸福還有多遠》
張永琛的所獲榮譽
1)《混血兒》獲世界首屆華文皇冠文學獎;
2)《隱形恐龍鳥》獲臺灣第九屆華文九歌文學獎;
3)小說《老酒》、《走夜?!贩謩e獲第十六、十七屆《臺灣聯合報》文學獎;
4)電視劇劇本《紅處方》獲1999年電視金鷹獎、飛天獎、五個一工程獎;
5)在第十七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會上《紅處方》、《呼喚》、《太陽出山崗》三部電視劇分別獲得最佳長篇電視劇獎、最佳中篇電視劇獎、最佳短篇電視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