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穆特·施密特,1918年12月23日生于漢堡,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1934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1937年中學畢業后應征入伍。1944年被英軍俘虜,戰后獲釋。1945年入漢堡大學攻讀政治和經濟學。1946年加入社會民主黨,1949年從漢堡大學畢業后在漢堡任職,后任負責交通的市政委員。1974年5月年至1982年10月任聯邦總理,1982年9月至10月兼任聯邦外交部長。1974年至1982年,出任聯邦德國(西德)總理。
赫爾穆特·施密特簡介
赫爾穆特·施密特 (Helmut Schmidt,1918——2015年),德國社會民主黨政治家。1918年12月23日生于漢堡。1934年加入希特勒青年團。1937年中學畢業后應征入伍。1944年被英軍俘虜,戰后獲釋。1945年入漢堡大學攻讀政治和經濟學。1946年加入社會民主黨,1974年至1982年,出任聯邦德國(西德)總理。
2015年11月10日,施密特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去世,享年96歲。他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是德中關系的開拓者和推動者。
民調顯示,他是戰后最受歡迎的德國總理之一。
赫爾穆特·施密特人物榮譽
從1983年起是家鄉漢堡市的榮譽市民,1989柏林榮譽市民,1995不來梅哈芬榮譽市民,1998Schleswig-Holstein州的榮譽市民。 1978年因有效應對前西
德紅軍恐怖組織RAF的恐怖事件,被授予Theodor-Heuss獎。在擔任總理期間及卸任后,先后被授予23個榮譽博士。 1980年因其在和平與人權方面的杰出
貢獻被授予Goldman獎章。由于他的家鄉漢堡的歷史背景,施密特多次拒領聯邦十字勛章。
1983年在魯汶被授予天主教魯汶大學榮譽博士。同時施密特又成為Katholiek Vlaams Hoogstudenten Verbond 的榮譽成員。
他的著作Menschen und Mächte于1990年被授予Friedrich-Schiedel-Literaturpreis獎。
“施密特新聞獎”是ING-DiBa銀行自1996年設立的旨在獎勵維護消費者利益的工作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個人。施密特是此獎的贊助人。
2003年12月漢堡國防大學被重新命名施密特大學,施密特同時被授予榮譽博士,以此表彰他在70年代初對軍官的科學再教育方面做出的貢獻。
2005年10月1日施密特榮獲Initiative VIVA 50plus的 „Prix des Générations“ 獎。作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努力促進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和平共處,以及相互理解作出了杰出貢獻。
2006年1月24日由于對德法關系的杰出貢獻與法國前總統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被共同授予阿登那。戴高樂獎(Adenauer-de Gaulle-Preis)
2006年7月19日馬堡大學社會科學和哲學系決定授予施密特榮譽博士頭銜。“哲學學科的責任為啟示人類,而施密特就是政治家里的哲學家”。這個決定
在學校內引起很大爭議。Frank Deppe擔心這個決定會“明顯地把哲學系同它的歷史拉開距離”, “他們想向外界顯示,馬堡沒有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