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1br40"></optgroup>
<code id="1br40"><xmp id="1br40"><pre id="1br40"></pre></xmp></code>
  1. <samp id="1br40"><tt id="1br40"></tt></samp>
  2. 姓:  名:
    當前位置: 首頁 > 姓氏名人 > 政治家 > 白起
    白起

    白起(中國古代著名的將領)

    白起,郿縣(今陜西郿縣東北)人,白起的先祖是秦武公的嗣子公子白。嬴姓白氏,名起,其先祖為秦國公族,故又稱公孫起。戰國時期秦國名將。號稱“人屠”,為秦昭王征戰六國,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勛赫赫,是繼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后又一個杰出的軍事家、統帥,與廉頗、李牧、王翦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

    個人資料

    • 本名 白起
    • 別稱公孫起
    • 字號武安君
    • 民族族群 華夏族
    • 所處時代秦國
    • 出生地 郿(今陜西省眉縣常興鎮)
    • 去世時間前257年
    • 主要作品 《陣圖》、《神妙行軍法》等
    • 主要成就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

    白起相關資訊

    白起詳細介紹

      白起歷史地位

      唐朝開元十九年(731年),唐玄宗為表彰并祭祀歷代名將所設置武廟,它以周朝開國丞相、軍師呂尚(即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并以歷代名將十人從之。

      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將白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秦武安君白起”便是其中之一,同時代被列入“十哲”的只有吳起、樂毅。

      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白起。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白起亦位列其中。

      白起軍事才能

      白起指揮許多重要戰役。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伊闕之戰又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大小70余戰,沒有敗績,從最低級的武官一直升到封武安君,六國聞白起膽寒。

      長平之戰共殺人四十五萬,連同以前攻韓、魏于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攻楚于鄢決水灌城淹死數十萬,攻魏于華陽斬首十三萬,與趙將賈偃戰沉卒二萬,攻韓于陘城斬首五萬,共一百余萬,這是白起的一張極不完全的殺人賬單。據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據二分之一,后因和秦昭襄王在是否再次攻趙的問題上發生分歧,被王陵取而代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白起用兵,善于分析敵我形勢,然后采取正確的戰略、戰術方針對敵人發起進攻。如伊闕之戰中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鄢郢之戰中的掏心戰術,并附以水攻;華陽之戰長途奔襲。長平之戰以佯敗誘敵,使其脫離既設陣地,爾后分割包圍戰術,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罕見的。長平之戰也反映了戰爭自身發展概貌。

      白起的作戰特點有三個:

      一是不以攻城奪地為唯一目標,而是以殲敵有生力量作為主要目的的殲滅戰思想,而且善于野戰進攻,戰必求殲,這是白起最為突出的特點。他是戰爭史上運用圍殲戰術作戰的無與倫比的統帥。也是中國戰爭史上三個最善于打殲滅戰的軍事統帥之一(另外兩人是成吉思汗和粟裕大將)。但白起能夠在二千多年前便主張打殲滅戰,這是非常難得的。

      二是為達殲滅戰目的強調追擊戰,對敵人窮追猛打,較孫武的“窮寇勿追”及商鞅的“大戰勝逐北無過十里”(《商君書·戰法第十》),顯然前進一步。

      三是重視野戰筑壘工事,先誘敵軍脫離設壘陣地,再在預期殲敵地區筑壘阻敵,并防其突圍。此種以筑壘工事作為進攻輔助手段的作戰指導思想,在當時前所未有。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亚洲国产成人成上人色爱,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optgroup id="1br40"></optgroup>
    <code id="1br40"><xmp id="1br40"><pre id="1br40"></pre></xmp></code>
    1. <samp id="1br40"><tt id="1br40"></tt></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