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荷斌,著名荷蘭籍華裔車手,于2008年加盟更具競爭力的三叉戟車隊,并同時參與冬季的GP2 Asia和夏季的GP2,成為首批參加一年雙賽季的GP2車手。出生于荷蘭阿納姆附近的小鎮威爾浦,2010年加入雷諾F1車隊,他將做為車隊第三車手參加2010賽季的征戰,同時也將作為雷諾F1車隊年輕車手項目的車手之一,加入DAMS車隊參加2010賽季的GP2比賽
董荷斌人物介紹
董荷斌是一個非常懂事。非常聰明,非常清醒的人,是一個天才的賽車手。這樣的評價聽了不止一次,似乎所有跟董荷斌接觸過的人,談起他來都會微笑。在荷蘭海牙一家餐廳內,通過荷蘭旅游局的安排,我見到了這個有些傳奇色彩的男孩。普通的棉服加灰色帽衫,黝黑的頭發,黑白分明的眼睛,黃色的皮膚,靦腆的舉止,董荷斌并不顯眼,沒有任何虎氣,倒有幾分斯文,除了不會講中文外,在異國的街道上,他十足是一個帥氣的中國小伙兒,這多少與傳說中的賽車手有些不符。
為理想打拼
賽車,是個燒錢的運動。在國外,除非開到F1,否則,像董荷斌這樣的車手是掙不到錢的。不但向車隊每年交納3萬到3.5萬歐元的比賽、訓練費用,董荷斌還要自己花心思去找贊助商。直到現在,這個很多年輕人眼里風光的賽車手依然要向父母伸手要生活費。
為了賽車,董荷斌很節儉。在德國比賽時,他開著家里的舊車,連夜駕駛1000多公里路程回家,一來是因為實在想家,二來也是為了能省下住酒店的錢。因為給國際知名品牌BOSS做代言,他一年基本不用再買什么衣服。除此之外,除了心愛的電腦和數碼器材,以及偶爾給家人買一點禮物,他不會再去花錢買其他東西。
在賽道上,撞車是件很常見的事,經常能看到各國富商的孩子來玩票,一上賽道就撞了,隨著“轟”地一聲口向,幾千萬便化為灰燼。老爸有錢,這算什么?董荷斌從沒撞過車,有數的幾次小碰撞,也都是人受輕傷,車無大礙。別人用的軟輪胎一個星期就磨壞了,他就選用硬輪胎,雖然效果差了一些,但是能用一個月。“我不跟你們比輪胎,我跟你們比賽道上的速度”,為了這個“速度”,常年一個人在歐洲比賽的董荷斌養成了極其自律的生活習慣:他的作息時間保持規律,從來不熬夜;而且就算再忙,也要找出時間來進行體能鍛煉;酒和咖啡更是禁忌,他從來不碰。日常生活中,有拉面和青椒牛肉、可樂或者礦泉水,這個20多歲的男孩就會覺得很滿足,聽到這些,不禁讓人有一絲心酸。
作為一名賽車手,董荷斌明白,贊助商是自己的“衣食父母”,只有贊助商才能幫他支付巨額的參賽費用,無論是歐米茄的代言人還是荷蘭旅游局的形象大使,他都做得盡職盡責。作為代言人出現時,每個活動,他都會穿戴整齊,比工作人員提前到場,每次上鏡,他總會拉平胸前的贊助商標識,露出職業的微笑,那微笑很真誠,因為能夠為理想打拼,他感到很幸福。
董荷斌獲得榮譽
1997~1998 -俱樂部卡丁車比賽,獲1997年亞軍和1998年冠軍;
1999~2000 -荷蘭國家及國際卡丁車車比賽,分別獲得一、二、三名;
2001~2002 - Dutch & Benelux錦標賽,獲得總成績第四;
2002 參加在葡萄牙舉行的寶馬方程式的一場賽事,獲得亞軍;
2003 參加亞洲寶馬方程式系列賽,獲得年度總冠軍;
2003.12.11 參加寶馬威廉姆斯F1車隊測試;
2004年:德國F3總成績第7名/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F3第16名
2005年:德國F3總成績第3名/萬寶路F3大師賽第16名
2006年ATS F3杯,年度冠軍;9個分站冠軍,4次桿位,5次最快圈速;
2007年2月4日,董荷斌在A1大獎賽澳大利亞站上為中國隊奪得了第三名,使中國國旗歷史性地在A1大獎賽上升起。
2007 效力于BCN Competicion車隊征戰GP2,積4分排名年度第23位;
2008 效力于Trident Racing車隊征戰GP2,積7分排名年度第18位;
2008 效力于Trident Racing征戰亞洲GP2,積1分排名年度第21位;
2008~2009 與程叢夫代表中國隊征戰A1大獎賽;
2009 超級聯盟方程式(Superleague Formula),在Jarama站為Galatasaray S.K.車隊贏得分站冠軍;
2009年12月2日~3日 獲得雷諾F1車隊測試機會;
2010年1月31日 雷諾F1車隊第三車手,隨隊DAMS車隊參加GP2比賽。
2011年1月31日 蓮花-雷諾GP車隊 測試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