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達摩是中國當代的著名詩人也是中國“第三條道路寫作”詩派創始人,又名譙達慕,1966年4月在貴州沿河出生。先后就讀于復旦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獲教育碩士學位。著有詩集《橄欖石》、《摩崖石刻》等?!妒澜缥膲?、《第三條道路》主編。曾先后供職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詩刊》編輯部?,F居北京,主要研究中國佛教思想史。
譙達摩人物介紹
譙達摩,又名譙達慕。先后就讀于復旦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獲教育碩士學位。著有詩集《橄欖石》、《摩崖石刻》等?!妒澜缥膲?、《第三條道路》主編。 著名金石書法大家。以寫禪詩著稱文壇,以深湛的金石書法功底叱咤書界。
譙達摩為中國當代著名詩人,中國“第三條道路寫作”詩派創始人。1999年12月與莫非主編《第三條道路》、《九人詩選》為契機,標榜與“知識分子”、“民間寫作”分庭抗禮,引起詩界極大關注。
曾主編《詞語的盛宴——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詩人作品精選》(與譚五昌合作);主編《中國百年兒童詩選》(與譚五昌、譚旭東合作)。參與創辦大型詩歌與詩學叢刊《新詩界》(與李青松、陳旭光、譚五昌合作)。主編大型詩歌與詩學叢刊《第三條道路》(第一、二、三卷);主編《第三條道路代表詩人作品集——穿旅游鞋的舞神們》(與朱赤、亦言合作);主編《在路上:第三條道路10周年作品集》(與朱赤等合作);長詩《世界之王交響曲》入選洛夫主編的《百年華語詩壇十二家》。曾先后供職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詩刊》編輯部?,F居北京,主要研究中國佛教思想史。2010年3月與溫皓然聯袂創辦《世界文壇》。
譙達摩設計自己
人生的圈套有時候是自己為自己設計的,常常是在不經意之間,這或許是一個讖語。其實,譙達摩這幾年,自己就是在為詩歌煉丹,煉詩歌的真丹。我總想探尋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的真正動機,我想知道詩人譙達摩的動機。
在桃花詩村的詩歌廣場附近散步,遠遠看見達摩在一棵桃花樹下吟詩,便過去招呼他。我們自然而然地談起了第三條道路的緣起,一路的是是非非。他講述著他這幾年的勞頓和操作,有些興致勃勃。他不回避“操作”這個詞。我趁他不注意悄悄地打開了我的BenQMP3,把他其中的一段話錄了下來,現在我要讓這小段話曝一下光了
(對不起哦,達摩兄!):“1999年12月,我和莫非、樹才兩位詩友共同策劃出版了《1999·九人詩選》,首次將詩歌的‘第三條道路寫作’推向詩壇。不久,我又和詩評家譚五昌共同主編出版了《詞語的盛宴——中國20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詩人作品精選》。我的動機何在?我在該書‘后記’里說得清清楚楚,主要是開創21世紀中國新詩的新局面。這一動機曾被廣州的批評家張檸罵過。罵就罵吧,魯迅說在罵聲中成長嘛。2000、2001這兩年我又和林童共同主編出版了兩部《九人詩選》,你問我動機又何在?告訴你吧,在于將詩歌‘第三條道路寫作’推向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縱深地帶。這一期間,我和李青松、譚五昌、陳旭光等詩人共同創辦大型詩歌與詩學叢刊《新詩界》,迄今已出版了5卷……動機嘛,很單純的,那就是重新恢復中國新詩的光榮與夢想。之后不久,我和林童、王曉生共同主編了《百年中國新詩流派作品金庫》。我們要徹底盤點一下中國新詩史上的所有流派,為建設詩歌‘第三條道路寫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后來我和譚五昌、譚旭東聯手主編了《百年中國兒童詩選》,意圖將中國新詩普及到我們的兒童的心靈世界里。最近,為了提升詩歌‘第三條道路寫作’的經典品質,我主編了兩卷《第三條道路》,這就是在你們《南方周末》上作過介紹的那兩本詩歌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