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叔寶于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在江陵,字元秀,小字黃奴,陳宣帝陳頊長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時期陳朝最后一位皇帝。陳叔寶在位時大建宮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與妃嬪、文臣游宴,制作艷詞。隋軍南下時,自恃長江天險,不以為然。禎明三年(589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被俘。后在洛陽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號煬,葬于洛陽邙山。
陳叔寶的早年經歷
陳叔寶于南朝梁承圣二年(553年)十一月出生在江陵,是陳宣帝陳頊的長子,母為皇后柳敬言。天嘉三年(562年),立為安城王世子。天康元年(566年),授任寧遠將軍。光大元年(567年),擔任太子中庶子,不久升任侍中。太建元年(569年)正月,被立為皇太子。
登基為帝
陳叔寶雖然身為太子,但是其皇位卻來得十分不易。陳頊的次子——即陳叔寶的二弟陳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謀劃刺殺陳叔寶。陳頊崩后,陳叔寶在宣帝靈柩前大哭,陳叔陵趁機用磨好的刀砍擊叔寶,擊中頸部,但沒有造成致命傷害,陳叔寶在左右的護衛下逃出,派大將蕭摩訶討伐陳叔陵。最后陳叔陵被殺。
陳叔寶即皇帝位,是為陳后主,冊封沈婺華為皇后,張麗華為貴妃,孔氏為貴嬪。當初叔陵做逆時,后主脖頸被砍受傷,在承香殿中養病,摒去諸姬,獨留張貴妃隨侍。后主病愈,對張麗華更加愛幸。
陳自陳霸先開國以來,內廷陳設很簡樸。陳叔寶嫌其居處簡陋,不能作為藏嬌之金屋,于是在臨光殿的前面,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閣高數十丈,袤延數十間,窮土木之奇,極人工之巧。窗牖墻壁欄檻,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裝飾。門口垂著珍珠簾,里面設有寶床寶帳。服玩珍奇,器物瑰麗,皆近古未有。閣下積石為山,引水為池,植以奇樹名花。每當微風吹過,香聞數十里。后主自居臨春閣,張貴妃居結綺閣,龔、孔二貴嬪,居望仙閣,其中有復道連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張、薛二淑媛,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見幸,輪流召幸,得游其上。張麗華曾于閣上梳妝,有時臨軒獨坐,有時倚欄遙望,看見的人都以為仙子臨凡,在縹緲的天上,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荒廢朝政
陳叔寶在位期間,正值隋文帝開國之初。文帝有削平四海之志,于是隋之群臣,爭勸文帝伐陳。開皇八年(陳禎明二年,588年)底,文帝下詔數后主二十款大罪,散寫詔書二十萬紙,遍諭江外。有人勸文帝說兵行宜密,不必如此張揚。文帝說:“若他懼而改過,朕又何求?我將顯行天誅,何必守密?”于是修建了許多戰艦,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五十一萬大軍分道直取江南。隋軍東接滄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橫亙數千里,無不奮勇爭先,欲滅了陳朝。
陳叔寶卻深居高閣,整日里花天酒地,不聞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內造七級浮圖,工尚未竣,為火所焚。沿邊州郡將隋兵入侵的消息飛報入朝。朝廷上下卻不以為意,只有仆射袁憲,請出兵抵御,后主卻不聽。及隋軍深入,州郡相繼告急,后主叔寶依舊奏樂侑酒,賦詩不輟,而且還笑著對侍從說:“齊兵三來,周師再至,無不摧敗而去,彼何為者耶?”孔范說:“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斷南北,今日隋軍,豈能飛渡?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虜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有人妄傳北軍的馬在路上死去很多??追墩f:“可惜,此是我馬,何為而死?”后主聽后大笑,深以為然,君臣上下歌妓縱酒,賦詩如故,似乎亡國的威脅并不存在。
連戰連敗
禎明三年(589年)正月,隋兵自廣陵渡過了長江。老謀深算的賀若弼使用了兵不厭詐的策略,他先用戰馬買陳朝戰船隱蔽起來,再買破船五六十艘置放于長江小港汊內,故意給陳朝造成隋朝沒有水軍的錯覺;又讓沿江部隊在換防之際,大張旗鼓,聚集廣陵,陳人以為敵兵要發動進攻,慌忙準備,但隋軍并不發一矢一鏃,便匆匆而去,日子一久,陳軍知是換防,也就懈怠了。賀若弼又使人故意緣江狩獵,人馬喧噪,聲震江岸,以迷惑對方,因此隋兵渡江時,陳軍并未發覺。與此同時, 韓擒虎也攻占了采石,楊廣率大軍屯駐六合鎮之桃葉山。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后主這才慌了手腳,召集大臣退敵。后主下詔說:“犬羊陵縱,侵竊郊畿,蜂蠆有毒,宜時掃定。朕當親御六師,廓清八表,內外并可戒嚴。”一方面膽小如鼠,一方面又氣壯如牛,這通檄文活畫出了后主首鼠兩端、惶懼可憐的神色。他以驃騎將軍蕭摩訶、護軍將軍樊毅、中領軍魯廣達并為都督,司空司馬消難、湘州刺史施文慶并為大監軍,分兵扼守要害;又命大將樊猛率師出白下(江蘇南京市北劍門外幕府山南麓,北臨長江),皋文奏鎮守南豫州(安徽宣城),同時大肆擴兵,連僧尼道士也悉數征召入伍。隋兵一鼓作氣,以秋風掃落葉之勢連下京口、姑孰(安徽馬鞍山市當涂縣),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深得人心。陳軍連戰皆北,望風潰逃。
國亡被俘
其時建康城中尚有兵十萬,后主卻六神無主,日夜啼泣,將朝政交給施文慶辦理。文慶胡說諸將嫌功高賞薄,時有怨言,不可委以重任,因此諸將凡有建議,皆阻而不行。當賀若弼攻京口時,蕭摩訶請戰,后主不許;賀若弼攻占鐘山,蕭摩訶又建議說,隋兵孤軍深入,立足未穩,如果偷襲,定可奏捷,又為后主所拒。大將任忠上奏說:“兵法有云,客軍貴速戰速決,主軍貴老成持重,如今國家足兵足食,應當固守。北兵若來,不與交戰,分兵截斷江路,使他們彼此音信不通,然后給我精兵一萬,金翅船三百艘,直趨六合,敵人必以為渡江之兵已被我俘獲,自然奪氣?;茨习傩?,與我有舊,知我前往,必然歡迎。我聲言去徐州斷彼歸路,則敵軍必不擊自去。待來春水漲,上流我兵必沿流赴援,這樣,陳朝江山就可保了。”陳叔寶也屏而不納。
隋軍攻城甚急,后主慌亂中擺出了一字長蛇陣,令魯廣達居南,任忠、樊毅、孔范次之,蕭摩訶居北,南北連亙二十余里,首尾不能相顧。賀若弼揮軍逕取孔范,陳軍大潰,死者五千人。蕭摩訶因后主曾淫其妻,心懷憤懣,擁兵不戰,為隋軍俘獲,只有魯廣達拼死格斗。任忠見陳軍潰敗,入告陳叔寶說:“陛下請勿再戰,臣已無力報國了。”后主給他兩袋金子,讓他募兵。任忠又說:“為今之計,陛下唯一的出路就是準備舟楫,到上流去與我軍會合,臣當舍死保駕。”后主深信不疑,命他出去部署,又讓宮人打點行裝,等他歸來一起出發。誰知任忠見大勢已去,竟觍顏降敵,領著韓擒虎直奔朱雀門(一名大航門,建康城南城門,今南京市中華門內)。
陳軍欲戰,任忠大呼說:“老夫尚降,何況爾等!”眾軍一哄而散,城內文武百官皆遁,朝堂為之一空,只有仆射袁憲、后閣舍人夏侯公韻未去。后主嚇得魂不附體,打算逃匿,袁憲阻攔說:“北兵入城,必無所犯,事既如此,陛下還能逃往何處!請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仿照梁武帝見侯景故事。“侯景舉兵叛梁,曾將梁武帝圍困在建康臺城里(宮城),終至餓死,陳叔寶自然不愿蹈此覆轍,顫聲說:“鋒刃之下,未可與爭,我自有計。”說著,逕率后宮十余人來至后堂景陽殿。
此時隋軍已排闥而入,從宮中的一口枯井中捉住后主張貴妃、孔貴嬪等人,押到韓擒虎帳前來。隋軍一面掃蕩殘敵,令后主手書招降陳朝未降將帥,一面收圖籍,封府庫,又將張麗華及施文慶、沈客卿、陽慧朗、暨慧景等奸佞梟首于市。陳朝宣告覆亡,隋文帝終于統一了全國。
病逝洛陽
陳叔寶投降隋朝的16年后(604年),在洛陽城病死,終年52歲,追贈大將軍、長城縣公,謚曰煬,葬在洛陽的北邙山。
陳叔寶的為政舉措
文化
陳叔寶喜愛詩文,因此在他周圍聚集了一批文人騷客,以官拜尚書令的“好學,能屬文,于七言、五言尤善”的江總為首。他們這些朝廷命官,不理政治,天天與陳叔寶一起飲酒做詩聽曲。陳叔寶還將十幾個才色兼備、通翰墨會詩歌的宮女名為“女學士”。才有余而色不及的,命為“女校書”,供筆墨之職。每次宴會,妃嬪群集,諸妃嬪及女學士、狎客雜坐聯吟,互相贈答,飛觴醉月,大多是靡靡的曼詞艷語。文思遲緩者則被罰酒,最后選那些寫詩寫得特別艷麗的,譜上新曲子,令聰慧的宮女們學習新聲,按歌度曲。歌曲有《玉樹后庭花》、《臨春樂》等。流傳最廣的有“壁戶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十字。陳后主曾做的《玉樹后庭花》如下:“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玉樹后庭花,花開不復久”成為有名的亡國之音。君臣酣歌,連夕達旦,并以此為常。所有軍國政事,皆置不問。
軍事
大將軍章昭達的兒子邵陵郡公章大寶出任豐州(今屬福建)刺史。章大寶在豐州貪婪放縱,百姓怨聲載道,陳叔寶以太仆卿李暈代替章大寶。至德三年(585年)四月,李暈即將到達豐州,章大寶襲擊殺死李暈,舉兵反叛,派遣他的將領楊通攻打建安(今屬福建福州)。建安內史吳慧覺據郡城抵抗,楊通多次進攻不克。朝廷官軍稍微接近,反軍人情離異,章大寶沒有辦法,與楊通向山中逃去,官軍主將陳景詳率兵追蹤章大寶。章大寶入山,山路陰險,不再能夠行走,楊通背負章大寶,行進艱難。被追兵所及,生擒送都,章大寶死于送京都的路上,陳叔寶傳旨將章大寶的首級懸掛于朱雀航上,誅滅三族。
陳叔寶的個人作品
《玉樹后庭花》(這是陳叔寶的代表作,既顯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養,也把他的驕奢淫逸展現的淋漓盡致。后來本詩被視為“亡國之音”。“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在郭茂倩《樂府詩集》等著作中未有記錄。疑為后人臆加。)
《無名詩》
《同江仆射同游攝山棲霞寺》
《東飛伯勞歌》
《三婦詞十一首·其十》
《舞媚娘三首·其二》
《戲贈沈后》(據史記載,陳后主某日到皇后沈婺華處,暫入即還,卻寫了一首詩《戲贈沈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沈婺華《答后主》:“誰言不相憶,見罷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