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風華于1969年12月出生,是一名著名的詩人、批評家。著有詩集《下落不明》、詩合集《黃河口詩人部落》,隨筆集《不辭懷抱》及小說、批評文字若干。2004年與長征、格式、安琪、馬知遙等發起并參與“極光論戰”,以“刀劈”謝冕、吳思敬,批判“安全寫作”及“主流意識形態批評”等文字激起波瀾。
邵風華簡介
邵風華,男,1969年12月生,著名詩人、批評家。1983年開始詩歌寫作,2002—2004年初漂泊于外高加索地區,旅居巴庫。著有詩集《下落不明》、詩合集《黃河口詩人部落》,隨筆集《不辭懷抱》及小說、批評文字若干。主編民刊《詩歌》?,F居東營。
2004年與長征、格式、安琪、馬知遙等發起并參與“極光論戰”,以“刀劈”謝冕、吳思敬,批判“安全寫作”及“主流意識形態批評”等文字激起波瀾。其“召喚抒情詩”的文章在《新京報》發表后,亦廣承應和,多方轉載,重新引發對抒情詩的思考。2007年寫作《批評的墮落,或一種詩歌理論》,對批評界的陋習及對鄭小瓊詩歌的盲目追捧提出嚴厲批評,得到眾多詩人的呼應。
邵風華的代表詩歌
徒駭河
年輕時我在徒駭河邊戲水、失戀
年輕時我把莫名的憂傷
刻上岸邊年輕的白楊
“風華斷腸處”-----我記得
那是我以刀代筆
那是我皺著眉
刻下了整個世界的憂傷……
它們常常忘記了飛翔
這些麻雀們
這些最小的社員
生產隊的曬場上
它們像一排小學生,排得多么整齊
晨光中它們在練習
飛翔
一塊塊褐色的泥巴
被甩到電線桿上
它們對土地神,充滿敬仰
它們對豐收神,充滿敬仰
它們對勞動神,充滿敬仰
它們常常忘記了飛翔……
梨樹
我只能描繪梨樹,
我只能描繪春天。
梨花落了,
這兩棵梨樹,一前一后
撕下自己的花瓣,
就像那些窮地方來的女孩子,
迫不及待地
讓自己懷孕、流產。
我只能描繪梨樹了,
我只能描繪春天了。
護城河邊的白石橋,
陷入沉默。
梨樹鬧得夠了,靜下來。
但它并不比石橋,
更沉默。
同樣地,
石橋也不比我從前的生活,
更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