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辛凱,原名李正印。出生于1919年6月29日,河南省孟津縣人。從事紡織高等教育和紡織科學研究40余年,是著名的機織和服裝技術專家,教育家。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服裝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李辛凱退休后仍熱心服裝系的各項活動。他為教工開設服裝知識講座,應邀去全國各地講學,把自己的教育觀念、學術見解、辦學經驗以及國內外服裝發展潮流介紹給服裝界的同行。
李辛凱的個人簡介
李辛凱,原名李正印。出生于1919年6月29日。他是機織和服裝技術專家,教育家。李辛凱幼年家貧,1931年小學畢業后,遵父命入孟津“擬山園”私塾,1933年夏考入孟津縣立中學師范部,后轉入初中部。1936年先后進入開封中州中學和河南省立開封高級職業學校染織科學習。這期間,接觸新文藝思想較多,15歲就擔任開封《大河日報》、《河南晚報》、《新河南報》的文藝副刊編輯,并為河南作家協會成員。李辛凱從事紡織高等教育和紡織科學研究40余年,在西北紡織工學院創建了中國第一個理工類服裝專業和服裝系,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服裝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
李辛凱的主要成就
進入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服裝業逐漸由分散的手工業發展為紡織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應的,服裝教育也由師傅帶學徒方式轉變為正規的高校教育。當時全國紡織高校還沒有設立服裝專業的先例,李辛凱看到服裝具有發展成為獨立學科的前景,致力于籌建服裝專業。他爭取各方面支持,尋覓人才,搜集信息,選購設備,制訂教學計劃,完善教學條件。1984年招收了服裝專業的一個??瓢?1985年組建了有兩個本科專業的服裝系,開始招收服裝專業本科生。李辛凱出任服裝系名譽主任,全面主持服裝系的工作。
服裝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李辛凱提出,服裝設計與制作工程的結合是必然的。服裝設計看似容易,其實卻很難掌握。他認為,如果培養出來的學生僅有紙面上的設計能力,是無法成為社會需要的設計人才的。在他的倡導和主持下,服裝專業的學生每年都必須進行專業實踐:采集面料,構思設計,量體裁剪,加工制作,直到試穿演出。畢業前,每個學生自制并著裝表演至少10套服裝作品。這種側重實踐的培養方式,使得許多學生剛畢業就能獨立工作,受到社會的好評。同時,他鼓勵學生們積極參加國內外時裝大獎賽等各種服裝專業活動。
李辛凱于1990年退休。退休后,仍熱心服裝系的各項活動。他為教工開設服裝知識講座,應邀去全國各地講學,把自己的教育觀念、學術見解、辦學經驗以及國內外服裝發展潮流介紹給服裝界的同行。就在他去世的前兩天,還表示愿意為學校開設《服裝美學》課程,還為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編輯部送去了論文《服飾文化的時代特征》。去世時,還留下《服裝詞典》尚未出版。
培養人才
在他的指導和培養下,僅在1987-1989兩年之中,就有18名學生在國內外的服裝設計大賽中獲得23個獎項,不少學生后來成為全國知名的服裝設計師。
1985年,西北紡織工學院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服裝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李辛凱培養了中國第一批服裝工程碩士。他在指導研究生的同時,在全國率先為服裝和紡織品設計兩個專業的本科生開設了《服裝美學及心理學》課程,編寫了17萬字的教材,在國內率先把CAD引入服裝設計專業教學和科研。同時,還參加了陜西省攻關項目“旅游服裝”的研發工作,編寫了電視教學片《服裝設計師的搖籃》劇本?,F在,該校已培養出一大批服裝設計師。他培養的研究生徐青青已成為服裝工程專業教授,并擔任了教育部全國服裝與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