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1br40"></optgroup>
<code id="1br40"><xmp id="1br40"><pre id="1br40"></pre></xmp></code>
  1. <samp id="1br40"><tt id="1br40"></tt></samp>
  2. 姓:  名:
    當前位置: 首頁 > 姓氏名人 > 科學家 > 張際中
    張際中

    張際中(著名農業教育家)

    張際中,出生于1910年遼寧省錦縣,幼年父母雙亡,由兄撫養成人。家境清貧,從小就讀書十分刻苦,1930-1936年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業生物科學習,獲學士學位。張際中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奔波勞碌,多年來曾講授過植物病理學、植物免疫學、植物病原菌分類等多門課程。20世紀60年代初,他開始指導中國第一批植物保護方向的碩士研究生。為以后的發展奠下了基礎。

    個人資料

    • 中文名張際中
    • 國 籍中國
    • 出生地遼寧省錦縣
    • 出生日期1910年
    • 職 業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
    • 畢業院校北海道帝國大學

    張際中相關資訊

    張際中詳細介紹

      張際中的個人簡介

      張際中,1910年生于遼寧省錦縣。幼年父母雙亡,由兄撫養成人。家境清貧,深知求學之艱難,讀書十分刻苦。1930-1936年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業生物科學習,獲學士學位。他是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自20世紀30年代中期始,一直從事高等農業教育工作,培養了幾代農學家和植物病理學家。他樸實無華,勤奮工作,在植物病理學、真菌分類學方面有較高的學術造詣,是中國東北地區高等農業教育開創人之一。

      張際中的個人成就

      193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庚子賠款獎學金”,赴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留學,先在農學部預科學習2年,后又升入農業生物學科學習4年。在日留學期間,全部學習科目的考試成績均為優等,為此獲得日本外務省頒發的獎學金。1936年張際中畢業于日本北海道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業生物科,獲學士學位。畢業時,北海道新聞刊登了張際中的照片,并以“全優的學生”為題報道他的事跡。文中寫道:“張際中的勤奮精神和優異的成績是歷屆日本學生所不及的。”他的畢業論文“棉花炭疽病苗生理分化的研究”受到日本著名植物病理學家栃內吉彥博士的很高評價,稱贊該文為“棉花研究之新的期望”。

      1936年,張際中受聘于偽滿奉天農業大學,任助教,講授的植物病理學深受學生歡迎。1942年,他因反對校方對中國學生的不平等待遇而離校去長春,任偽滿國興農部農產司農產科技佐,從事農業病蟲害防治工作。

      1945年,張際中經由原奉天農業大學學生張春野(中共地下黨員,新中國成立后任西藏自治區農委主任)推薦,暫時任長春市政府復工局技正,進行長春市各工廠的恢復生產工作。但他始終傾心于東北地區的高等教育事業,為此,1946年辭職,應新任東北大學校長臧啟芳的邀請,又回到沈陽,參加了東北大學的復校工作。其時,東北大學尚未設立農學院。為把東北大學辦成綜合性大學,在沈陽塔灣建立了東北大學農學院。張際中受聘任教授,兼農藝系主任。

      張際中在東北大學農學院建院工作中,付出了許多心血,擬定教學計劃、聘請教師、招生等,深得校方贊許。

      1948年張際中隨東北大學遷校到北京。當東北大學遷校臺北,校方邀請他一同赴臺時,張際中堅持服務于家鄉教育事業的理想,因而留下。

      1949年,張際中隨東北大學未走的師生一起返回沈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一直在沈陽農業大學(原沈陽農學院)工作,以極大的熱情投身到東北地區的農業高等教育事業。

      1952-1954年,張際中擔任沈陽農學院植保系代理系主任。那時,沈陽農學院植保系處于初創時期,他和同事們克服困難,白手起家,進行教學建設和實驗室建設,為以后的發展奠下了基礎。

      張際中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奔波勞碌,多年來曾講授過植物病理學、植物免疫學、植物病原菌分類等多門課程。他學識淵博,思路開闊,十分注意教學方法,熱心培養年輕人,有口皆碑。20世紀60年代初,他開始指導中國第一批植物保護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張際中在20世紀50年代,還兼任過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研究員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遼寧分院植保所所長等職,主持和開展森林病害、水稻和棉花病害防治的研究工作。

      張際中晚年還做了大量的資料編譯工作,有的被編入《植物病菌誘致萎蔫和軟腐的生理機制》和《農業與公害》兩書中。

      張際中生前積極參加社會活動,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沈陽市政協委員。

      張際中是有才華而且勤奮的,但由于一生中多數時間處于動蕩的年代和生活環境中,局限了他才智的發揮;他早期對中國東北地區高等農業教育作出了重大貢獻。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亚洲国产成人成上人色爱,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optgroup id="1br40"></optgroup>
    <code id="1br40"><xmp id="1br40"><pre id="1br40"></pre></xmp></code>
    1. <samp id="1br40"><tt id="1br40"></tt></s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