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麟,字君達,革命烈士,天津市人著名愛國教育家。趙天麟生于 1886年,是天津市最早建立的官立中學堂(現為天津三中)首屆畢業生;他后來考入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法律系,并成為北洋大學堂首批派往美國的留學生; 1909年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法律科,獲法律博士學位,并被授予哈佛大學金鑰匙一枚?;貒笕伪毖蟠髮W法律兼理財學教員。1914年,他被任命為國立北洋大學校長。1920年,辭去北洋大學校長職務,1934年出任天津耀華中學校長。
趙天麟的簡介
趙天麟(1886年7月6日—1938年6月27日),字君達,中國教育家。1886年7月6日,出生于中國天津,曾先后就讀于天津普通學堂(今天津三中)及北洋大學堂法律學門。1906年,作為北洋大學堂首批官費留學生入讀美國哈佛大學法律系,1909年獲法學博士學位并被授予哈佛大學金鑰匙獎。1912年,回國任教于北洋大學,1914年至1920年間任職國立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校長。掌校期間,提出“實事求是”的校訓并被沿用至今。1915年,天津法租界當局計劃侵占老西開地區,天津一批紳商發起成立天津維持國權國土會,由趙天麟擔任副會長。1916年,在老西開事件中,趙天麟在抵制法國的運動中擔任重要角色。五四運動后,當局令校方采取高壓手段阻撓學生罷課,趙天麟憤而辭職。1920年,出任開灤礦務局協理。1934年,出任耀華學校校長,提出了“尚勤、尚樸、惟忠、惟誠”的校訓,簡稱“勤樸忠誠”并被沿用至今。在天津被日軍占領后,趙天麟曾抵制占領當局推行的“親善”教育,拒絕日軍武裝入校參觀。1938年6月27日清晨,被日軍暗殺團份子槍殺。
趙天麟的生平經歷
趙天麟總結了北洋大學多年的辦學經驗,概括出了“實事求是”四個字,以之教導師生,作為“校訓”鑲刻在鐘形紅棕色銅牌?;丈?,一直承襲至今。他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待科學技術知識, 對昔日的北洋大學和今天天津大學的教學科研、教書育人起到積極的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趙天麟擔任校長期間,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創造和改善辦學條件,進行了多方面的調整和建設。他調整校舍布局,建造比較完善的操場、球場、教員住宅、學生宿舍、涼亭、花園;注意不斷充實圖書館藏書,使當時北洋大學圖書館內中西圖書、中西刊物、法律書報刊物等藏書擁有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他還組建了一批實驗室,例如礦物實驗室、巖石實驗室及機械工廠,還有自然地質標本、礦物及巖石標本、經濟地質標本等陳列室,設備之齊全,當時名列全國之首。他的出色的工作為北洋大學后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20年,趙天麟任開灤礦務局協理。由于他在教育界的聲望, 1934年趙天麟又被邀請出任天津耀華中學第三任校長。他主持學校工作后,以“勤、 樸、 忠、誠”為校訓,嚴格選擇師資,在教育工作中要求德智體三育并重,受到全校師生的愛戴, 取得斐然成績。1936年,天津中等學校舉行首屆會考,耀華中學高中畢業生總成績和個人成績均列第一名。
1937 年天津淪陷,日本侵略者建立起殘暴的殖民統治。趙天麟對此怒火中燒,決心為抵抗日本的殖民統治而斗爭到底。同年12月12日,他邀請租界區教育界50多位校長和教師召開秘密會議,他在會上作了慷慨激昂的愛國演說,號召不買日貨,永不當亡國奴。并把耀華中學作為愛國斗爭的一個據點。1937年校慶時懸掛中國國旗,率領大家高唱中國國歌,反對日本進入學校。
趙天麟是抗日愛國的教育家, 1948年他犧牲十周年之際,耀華中學將學校圖書館定名為“君達堂”以示紀念。天津大學、耀華中學無疑是當今天津重要的大學與中學之一,這兩所學校都與著名教育家趙天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趙天麟倡導的“實事求是”的精神, 對昔日的北洋大學和今天的天津大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