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group id="1br40"></optgroup>
<code id="1br40"><xmp id="1br40"><pre id="1br40"></pre></xmp></code>
  1. <samp id="1br40"><tt id="1br40"></tt></samp>
  2. 姓:  名:
    當前位置: 首頁 > 姓氏名人 > 畫家 > 余承堯
    余承堯

    余承堯(臺灣著名畫家)

    余承堯生于福建永春縣,四歲失怙,由祖母撫育成人。原國民黨退役中將、臺灣著名畫家,不僅是一名弦管迷,而且是一位南管專家。早年投筆從戎,1920 年東渡日本,于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又轉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鉆研戰術。返國后服務軍旅,1946 年以中將退伍,1950 年輾轉來臺,經營藥材生意,余暇則讀書、作詩、作畫、寫字自娛。他從56 歲開始作畫,沒有師承,僅以大自然為師,他以細碎密結的筆法,皺擦出山巖,再由多塊山石或山峰結組密實的山形。是自修成功的畫家、書法家及詩人。

    個人資料

    • 中文名余承堯
    • 國 籍中國
    • 民 族
    • 出生地福建永春縣洋上村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93年4月4日
    • 職 業書法家
    • 主要成就國民黨退役中將、臺灣著名畫家
    • 代表作品長江萬里圖
    • 擅 長國畫
    • 性 別

    余承堯相關資訊

    余承堯詳細介紹

      余承堯的個人簡介

      余承堯青少年就讀永春中學時即以書法、古詩文名聞鄉里。

      1917年投筆從戎并官至將軍,在軍隊中負責探堪與視察地形,因而中國雄偉的萬水千山,都深植在他的腦海中。1924 年,余承堯學成回國,初擔任教官,在對日戰爭初期,他晉升為中將,負責戰區督導。

      1946年他以國府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職申請退役獲準,開始經營藥材生意直到1968年。余承堯退伍后,平日以讀書、作詩、聽南管、看展覽自娛。

      1949 年,他來臺灣探視舊時袍澤,不料國共分野,余承堯就此滯留臺灣四十年。這四十年的獨居歲月,余承堯除獻身南管文化之外,在五十六歲那年開始他“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的繪畫生活。

      1956年左右開始以自創的“亂筆”憶寫、皴點出結構緊實飽滿、層次分明的“胸中丘壑”。

      1966年,余氏的畫作已引起旅居美國的美術史學者李鑄晉的注意,并推薦他參加“中國山水畫的新傳統”赴美巡回展。

      而余氏約于1969年創作的《山水四聯屏》是他風格邁入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畫中山水結構繁復,氣勢雄渾壯美。1970年代余承堯的創作仍以水墨為主,用筆上較自由豪放;

      1980年代他開始用水彩顏料著色,除了早期只使用的青綠色外,更陸續地加入黃、藍、紅等原色料,使畫面鮮麗明亮。

      1989年10月2日,年過九旬的余承堯在義女的護送下返回廈門和永春,探望40年未見面的家人鄉親。1991年年初在廈門美仁新村購樓定居,1993年4月4日,以95歲高齡安逝于廈門。

      余承堯的人物評價

      余承堯,這位一生的經歷與藝術成就被大多數人視為傳奇及異數的創作大家,無特別的師承,也非正統科班出身,卻憑借其未間斷的游歷、讀書、寫詩、煉字、吟詠山川以及研究音樂戲曲,成就出晚年一幅幅雄偉飽滿又幽深靈動的自然景致。同是中國水墨的嶂山疊嶺、流瀉飛瀑,余承堯所要追求的,并非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表現形式,而是山川結構的真實呈現,一種層層交疊、濃淡互滲、隨興之所至,質樸坦率的“真山真水”。 這次于北京家畫廊展出的“余承堯書畫作品展”,乃精選出臺灣知名收藏家王賜勇先生所收藏的重要珍品,包括水墨、彩墨及書法各類;更配合漢唐樂府于北京的表演,聆聽豐富了余老人生閱歷的南管樂曲,臨近咫尺萬里,躍然紙上的書畫世界。

      余承堯的書法特色

      雖然繪畫起歩得晚,余承堯幼時就積極習字;十七歲先自學楷書,二十歲學草書。他一生只寫楷草,并且認為以楷草為礎石再來習練篆隸體,就可以寫得好。他的書法由古人的碑帖入門,他說:“寫字貴有個人風格,不因襲別人。”書法如其人,他的書法通常一氣呵成,流利暢快。字與字的結構似無實有,然而氣勢磅礴,顯示出的是一種率真、質樸卻不落俗套的文人風范。他的書法越到晚期,越顯露出一股拙氣,有種渾然天成,大器不琢的韻味。

      余承堯的繪畫風格

      余承堯的畫,主要以山水為主題。來自于他將從戎時期閱歷大山大水的眼界化為書畫山水里的境界。余承堯談畫主要是觀察自然、走入自然。他說:“山峰由山峰看起,有的山脈是峰峰相連,有的則是獨立成峰。山峰大多為巖石的露頭,表現出山的峻奇和靈氣。土山比較矮平,缺乏我所要表現的石質趣味,所以只偶爾用來綴景。我覺得尖峰才算是真的山峰。山石有的是由巖石一塊塊的堆棧而成,有的是天生的巨大山石,種類很多,凹凸紋理變化也多,千萬不可畫得平平板板,古代常有人把它作留白處理,就是未經深刻觀察的成果。樹木要看樹木的生長,山上有樹木的生長和依附,才會美麗、有生機。樹木有一叢叢聚生也有單株羅列,怎么畫才會恰到好處,全看自己的掌握。再來要看流水,流水在山中是細細清清的,直到它流到山腳下,才能看得清楚。我曾在故宮看過古代畫家的作品,他們不曉得賦予山真實的巖層結構,而且他們的水也沒有大自然里瀑布的流動力量。你一定得仔細分析水從高峰流下的樣子。雖然你不能每一寸都看得到,但它必然是相連的、出自一個源頭的。”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亚洲国产成人成上人色爱,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optgroup id="1br40"></optgroup>
    <code id="1br40"><xmp id="1br40"><pre id="1br40"></pre></xmp></code>
    1. <samp id="1br40"><tt id="1br40"></tt></samp>